兩大廣告主把他們的“錢包”捂得更緊瞭。
根據第三方檢測公司MediaRadar最近發佈的數據顯示,寶潔與聯合利華在數字廣告上的花費正在大幅減少。其中寶潔今年的數字廣告預算逐年減少瞭41%,而聯合利華則是59%。
具體的方式是它們減少瞭數字廣告投放媒體的數量。在2016年1月至5月期間,寶潔總共在1459個網站上投放瞭廣告,但是今年這個數字下降瞭33%至978個。而聯合利華在同一時間內也減少瞭11%的數字廣告投放數量。不過這些數據都來自第三方監測,這兩傢公司通常不會公佈自己的投放預算。
寶潔與聯合利華都在思考數字廣告的投放效果。譬如Facebook的數字廣告一直在飽受詬病,因為在效果數字上造假。而聯合利華的CMO Keith Weed在剛剛結束的戛納國際創意廣告節上承認,他們正在思考程序化購買的效果,而寶潔的首席品牌官Marc Pritchard也一直在討論對數字廣告的效果不明朗,以及代理公司合作關系的冗雜。
廣告主一直在思考自己預算究竟應該花在哪裡。
數字廣告預算的減少,並不意味著這些品牌減少瞭自己的廣告投入。
幾年前在數字媒體的沖擊之下,廣告行業開始把預算從電視等傳統渠道,轉移到各種數字平臺。但是現在這個趨勢日本極度色誘視頻 似乎發生瞭一些扭轉。媒介購買公司Mediassociates的副總裁Ben Kunz也稱,像寶潔、聯合利華這樣擁有諸多子品牌的大廣告客戶,正在重新思考傳統大眾媒介的價值。
“考慮到最近關於效果數字造假的醜聞,以及數字廣告的質量,大眾消費品品大香伊在人線免 牌在考慮回歸傳統渠道進行投放。”他說,“因為像寶潔和聯合利華這樣的大眾商品品牌,數字媒體上的用戶與它們的品牌相關性並不是那麼高。非數字廣告,比例電視廣告也許更有效。”
不難看出廣告主們的焦慮。投放渠道太多,檢測效果不夠準確與透明,讓他們也不知道預算究竟如何分配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。“消費者在哪我們就在哪”是廣告行業說爛瞭的一句話,但現在廣告主連自己的消費者在哪這件事,都表現得不太自信。
第九色區av天堂